沉淀池斜管填料的優(yōu)缺點有哪些?
發(fā)布時間:2021-04-06 08:04:53 瀏覽
次
斜管沉淀池是指在沉降區(qū)內(nèi)有斜管的沉淀池,簡稱
沉淀池斜管填料。在水平或垂直流沉淀池的沉降區(qū),采用傾斜平行管或平行管道(有時是
蜂窩填料)將一系列淺層泥沙層劃分為一系列淺層泥沙層,每一沉淀淺層中經(jīng)過處理和沉降的泥漿相互移動和分離。
優(yōu)點是:
1.利用層流原理提高沉淀池的處理能力。
2.縮短顆粒的沉降距離,縮短沉淀時間。
3.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面積,提高了處理效率。
該型沉淀池的過流率可達36m3/(m2·h),比普通沉淀池高7~10倍,是一種新型的高效沉降裝置,經(jīng)生產(chǎn)實踐確定,具有去除率高、停留時間短、占地面積小等優(yōu)點。
淺池理論原理
斜管沉淀池的長度為L,水槽的水平速度為V,顆粒的沉降速度為u0。在理想條件下,L/H=V/u0。結(jié)果表明,當L和V值為常數(shù)時,池深H越淺,懸浮物質(zhì)顆粒就越小。如果采用水平分割,則H被劃分為三層,每層深度為H≤3,在U0和v不變的條件下,只有L≤3才能去除U0的粒子。即可以將總體積減小到原來的1≤3,當池長相同時,由于池深為H≤3,可將水平流速提高到3V,沉降速度為u0的顆粒仍可去除,即處理能力可提高3倍。同時,將沉淀池劃分為n層,可使處理能力提高n倍。
1.斜板(管)之間的間距一般不小于50毫米,斜板(管)的長度一般在1.0至1.2米左右。
2.斜板上部水深為0.5~1.0m,底緩沖層高度為1.0m,傾斜板(管)下廢水分布面積不小于0.5m,下流區(qū)為污泥區(qū)。
3.池塘的污水一般由多排管收集,孔應位于水面以下2厘米處,以防止浮物被帶走。
4.污水在斜管道中的流量取決于不同的廢水,如生活污水的處理,流速為3~5mm/s。
5.斜板(管)與水平平面的夾角為60°,傾斜板(或斜管直徑)的凈距離一般為80~100 mm。